跳至正文

92%的圣诞树中国造:这个人口不足80万小城 支撑全球数十亿人圣诞梦想

节日的发明,是人类史上意义最重大的篇章之一,它赋予了生活另一种超凡的意义。在众多国家千千万万个节日中, 圣诞节无疑是最脱颖而出的一个。它成功通过文化传播将一个原本宗教意义浓厚的节日转变为了全球的狂欢时刻。

圣诞节是很多欧美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装扮自家小屋或者公司来彰显节日氛围,因此对于圣诞商品需求很大。与此同时,美国的农场在前几年就开始减少圣诞树的种植面积,今年因为天气原因又减产40%,再加上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造成今年圣诞树严重供不应求。

在西方人的浪漫想象中,圣诞节意味着脸颊红润的小精灵在北极圈的风雪中捶打着小木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圣诞节虽然不是中国节日,但中国却是圣诞用品生产大国。

围绕圣诞节,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圣诞树、圣诞帽、贺卡、彩带到装饰灯大部分都不是来自圣诞老人“故乡”芬兰,而是来自上海以南300公里的义乌市。这里没有自然的雪花,也没有真正的松树,只有 600 多个工厂,生产着全球近 80% 的圣诞装饰品。

据彭博报道,中国每年出口价值61亿美元的圣诞产品,其中约80%来自义乌;

根据美国圣诞树协会的数据,每年美国需要近一亿棵圣诞树,其中81%是人造的;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85%的人造圣诞树是从中国进口的,尤其是在义乌。

因为低价、货品齐全等优势,义乌成为近20年来世界各地经销商采购批发大量圣诞商品的地方,其市场规模可与多达 26 家大型百货公司相媲美,是全球大部分圣诞商品买卖、挂牌的发源地。这个人口不足80万的小城,支撑了全球数十亿人的圣诞梦想。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描摹过义乌福田二区的圣诞工厂:“在那些不起眼的商住楼街道里,藏着 260 多家商铺,供应着现代美国人圣诞节所需的全部装备。从圣诞帽、金属球到LED灯点亮的圣诞树……”

时至今日,义乌的圣诞用品链条已经颇为成熟。这条链条贯穿了订单、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每年至少把30亿美元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彩条乃至灯饰,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海外港口。


长期以来,全球贸易中的90%都通过海运完成,大批圣诞树及其他圣诞用品来自中国义乌制造商,也需要跨越重洋送达欧美市场。过去一年,因为疫情,美国卡车司机和港口卸货工人极度短缺,长滩和洛杉矶等地的港口,遭遇长时间严重堵塞。

长时间拥堵的港口,让义乌出口的大批圣诞树漂流在路上,迟迟无法到货。为缓解压力,工人采取7*24小时轮番不间断工作,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于是今年的情况是普通西方家庭不得不花费更高昂的费用,购买圣诞装饰,有数据显示,2021年人造圣诞树价格,已经上涨了10%-30%。圣诞树严重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几个家庭共享圣诞树的情况。

受此影响,义乌的生意也陷入了某种不稳定之中。义乌市青檬工艺品有限公司某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今年的订单下降了大约2-3成。她认为,海运系统的失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客户在海外港口难以及时提到货,另一方面又很难拿到货柜将在中国购买的商品即时运输到海外。

从发光的圣诞树,到扁塌塌的圣诞帽,在义乌应有尽有。每年圣诞前夕,一列列满载圣诞树、圣诞服装、玩具等货物的运输工具,将这些来自中国的商品运送至一万多公里外的欧洲,为千家万户装扮温馨时刻,为数十亿人带去了节日的氛围和喜悦,这也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义乌只是一个缩影,太多看似默默无闻的小镇,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对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